01.01
2018
老艋舺的第一縷茶煙 ─ 福大同FullDone Old Tea
道光25年間,台北第一街,人聲鼎沸絡繹不絕。艋舺二號水門外,一艘艘往來福建、台北的帆船,載來各式乾貨、茶葉、布匹等民生物品在此卸貨。那是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輝煌時代。那一年,就在這條街上,一位由福建同安來的太醫,開設了艋舺第一間茶莊。
 
廈新街第6番戶,六代茶人世家
 
茶莊名為「福大同」,原為太醫的蔡漢,因為官場多詭,辭官返回安溪老家種茶行醫。後舉家遷徒來台,於艋舺定居開業,當時店裡的貨印章,上面即刻著「廈新街第6番戶」的地址。蔡漢日夜焙茶沿街兜售,一些生活清苦的街坊鄰居,每每遇到身體上的小毛病,蔡漢便以茶為藥引替其治療,名聲漸漸傳開。
 
代代相傳,如今的掌門人蔡玄甫已經是第五代。身為家中老么,從小在祖母身邊長大,打從十幾歲開始,蔡玄甫便向祖母學習烘茶,辛苦燥熱的焙籠間,一身汗流浹背,歷代祖先的製茶知識,就這樣一點一滴做中學。焙好的茶葉,用毛邊紙包成四方形,再將茶葉一包四兩的沿街兜售。
 
大約14歲左右,蔡玄甫正式向坪林茶農拜師學習製茶。每天從早晨5~6點開始採茶,歷經日光萎凋、室內萎凋、浪菁、靜置發酵…等傳統工序,待茶菁發酵出滿意之茶香才下鍋殺菁。
 
每到春茶產季,蔡玄甫總要跟著母親上山,南港舊庄、木柵溝子口、三峽、石碇、坪林…,母子倆直接到茶農家挑選所要的毛茶,從源頭確保品質。如今,更與在地茶農合作,茶品來自遵循自然農法的野放茶園,不施放農藥、除草劑,讓茶樹與昆蟲野草共生,種出純淨自然的茶。
 
 
新焙舊烘,百年藏紅
 
爽口銳利的清茶,解渴助消化,是早期民間普遍習慣飲用的茶飲,然而茶性偏寒,喝多就容易傷胃。即便已傳至五代,福大同仍不忘自創業先祖開始,代代傳承茶葉養身的智識,凡要售出的茶葉,均在烘焙熟成後待放時日,直到火氣退去,茶性轉溫和方才售出。
 
「雨前雖好但嫌新,火氣未除莫接唇,藏得深紅三倍價,家家賣弄隔年陳」。明朝一首《閩茶曲》描寫當時武夷茶以陳為貴的盛況,也將焙茶工藝的箇中精妙如實呈現。50餘年的茶人養成,蔡玄甫熟知茶性,更深諳陳茶養生之道。
 
曾經見證30年前茶藝館林立的盛況,更憂心年輕世代不喝茶、不懂茶文化。2018年他與女兒共同投入「老店正潮計畫」,父女同心,合力帶著老茶行轉型,更讓茶文化藉此延續。顧問由閩茶曲取來靈感,賦予Slogan「新焙舊烘,百年藏紅」,從福大同百年烘茶工藝出發,隱喻茶人世家茶葉覆焙之講究工序,烘托茶品的珍稀價值與文化感。
 
福大同一系列茶款,新茶老茶各有巧妙。台灣高山烏龍,來自大禹嶺、梨山、杉林溪、阿里山…,輕烘淺焙,帶著清新的芬芳。30年以上的珍稀武夷岩茶、安溪鐵觀音、台灣老烏龍,經過反覆焙火,待火氣漸漸退去,茶湯紅醇,入口溫潤清雅;還有招牌的雲南古樹普洱,福大同特設自然乾倉存放,慢慢陳化轉換出悠遠餘香。
 
170年的福大同,已成一頁活歷史。所有台北早期至今與茶相關的發展歷程,以及種茶、採茶、做茶的茶人知識,聽蔡玄甫娓娓道來,彷彿當年龍山寺的說書人。曾有一位外語系學生每星期都來茶莊向他學習茶葉知識,赴美深造後任職於台大外文系,每年再帶著外國交換學生前來認識華人的茶文化。這段跨越國界、因茶結下的美好緣份,持續至今已20多年…
 
福大同的老貨章裡頭,有一枚如意章,早期用來蓋在茶葉的紙包裝上,傳遞吉祥祝福。老艋舺的第一縷茶煙,百年焙火烘出人情芳美,福散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