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心寧神,芳氤迴真
1910年第一炷香燃起,挑擔叫賣
百年工藝的香火傳到陳家第三、四代
阿公欽點的接班囝仔,傳承認真實在
黑鼻頭,粗繭手,標誌著古法製香火侯
從選香材到製作,每一個環節扎實講究
揉捻沾水打底裹粉晾曬…,重覆一遍又一遍
時代不同,香品不再只是為了拜拜
臥香、盤香、竹籤香,支支歷經繁複的陳氏工法
艾草、沉香,拙具羅,縷縷珍藏著薰香療養密碼
陳振芳MakeCense重情講理敬香道,求真求好
1910年清宣統期間,有個十幾歲的小男孩叫陳塗,原為在家幫忙放牛的市井囝仔,在村長的引薦下開始學習製香。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有了一技之長,沒有店面也沒有店名,只知道努力學香、製香、挑擔賣香。製香工作在當時是看天吃飯的產業,原料天然,採集不到就無法製香,做工繁複,沒有好天氣就得延長乾香時間,再快的工再多的活都阻擋不了一場雨的延時,雖有良品良工但沒辦法定時上市場販售,由於當時只是個沒有店面沒有店名的香擔,致客人常撲空又遍尋不著。
所幸市場的寫字攤老師看在眼裡,替陳塗先生起了一個美名「陳振芳」,期許陳塗先生賣的香能夠振氣芬芳,也讓陳振芳的名字開始流傳。有了店名的加持更有了力量,陳塗先生努力經營,陳振芳終於新莊老街成立第一家門市,陳塗先生更積極設廠並招兵買馬,系統化製香,減少看天吃飯的不定因素,穩定品質增加產量,為陳振芳打下傳承百年的基礎。
世代傳承 芳氤迴真
承續至二代,接班人陳金璋先生更將事業發揚,擴大版圖在大同區長安西路落地經營。做生意隨風向走,經濟起飛的時代,民生漸漸富裕起來,用香需求大增,店裡開始專注於製作宗教用香。家裡的七個小孩,各個投入幫忙,全家共同打拼,不但打下北台灣市場,名聲更遠播中國、日本與東南亞,訂單應接不暇。
黑鼻頭、花貓臉,是陳振芳三代接班人陳盈州童年時最深刻的回憶。出生香鋪世家,從小生活環境裡瀰漫香料、香粉與香氣,忙碌的父母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,最好的朋友就是工廠裡的師傅,最好的床舖就是騎樓下的竹簍,最好吃的點心就是大家一起吃的大煮鍋生力麵加蛋。從小浸淫在香品世界的陳盈州,一步一步的從製香基本功開始學習,起水泡只是日常,電火布包紥纏一纏又是另一個投入。從最基本的認識楠樹皮粉、竹籤香腳掄紙扇的手法到計算的台灣花碼,從選香材到製作,每一個環節扎實講究,認香、製香、品香一步步隨著前人的步伐,踏實的把陳氏工法實踐並發揚。
製香要多次揉捻沾水打底裹粉晾曬,一般的香鋪為了快速成香,往往犧牲選材、用料,或是省略工序,而導致成品裹粉不均、燃燒不完整、氣味嗆鼻…等問題。陳振芳遵循百年古法,每道工序不偷工不減料,就算產能只有別人的六成也要求好求真。
振氣凝神,百年工藝新香火
回想18歲起接替司機與父親一起出差的日子,一路上跟著父親品聞香材、討論好壞優劣,老香舖第三代的傳承之路就此展開。父親不僅將一身的製香技藝傳給了盈州,更不藏私地傳授予許多徒弟,讓他們感念至今。34歲那年,陳盈州在父親的認可下接掌陳振芳,沒有作為老闆的自滿,反而對於身負傳承的責任充滿謙卑。面對消費行為的轉變、外來香品的競爭,陳振芳瞭解要永續經營,更應該要與時俱進。「老字號必須不拘於傳統,勇敢的改革」是三代陳振芳的精神,商品檢驗、客製化、電子支付,即是陳振芳說到做到的證明。2018年投入「台北老店正潮計畫」,老香舖轉身懷舊文創香品品牌,讓百年工藝的香火綿延下一個世代。
曾經有兩位僧人遠從不丹帶著稀香拙具羅(安息香)四處尋求高手調合香料及製成香品,但拙具羅黏性重、研磨難、燃點高,再再與一般製香原料的條件背道而馳。陳盈州誠惶誠恐的勇敢接下挑戰,每天研究植物學、陀羅尼等經典,重覆配香、改良,終於不負僧人所託。一香凝然,不嗆鼻不搶味,柔柔軟軟芬蘙彌室,承襲著拙具羅的祈福之意,滿身芬芳通體舒暢。
「創業維艱,守成更難」,從第一代陳塗先生開創與系統化經營,二代陳金璋先生聚焦與拓展,三代陳盈州先生的創新與昇華,從細節中成就陳振芳傳承百年古法,更是未來四代五代六代…代代相傳的精華。不參與外界的低價競爭、不怕消費者的比較,從傳統的沉香、檀香、艾草,到稀有且高難度製作的拙具羅香,不斷技術改良與開發,堅持傳統古法工序,不私藏不抬價,自然開拓市場。陳振芳更進一步發揚香道,授人敬香,希望讓品香、聞香、賞玩香方成為生活日常,讓百年精神源遠流長。